多年前我有幸游玩柬埔寨,一览东方四大文明古迹之吴哥窟的壮丽。那里有高耸直指天空的佛塔雕刻着神秘的“高棉的微笑”,百米长的浮雕回廊讲述着婆罗门教的故事,粉色火山岩建造的宫殿佛龛……
·
但是——
为什么佛龛空空如也,只留一个无言的黑洞?
为什么佛像大多残肢断臂,且都没了佛头?
为什么就连雕了花的门楣拱顶都残缺不堪?
此时,身边面容黝黑的地接向导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悲悯,他指指那些本该香火鼎盛的空洞,对我说,吴哥艺术最精华的部分,不在它的家乡,在巴黎。
▲吴哥窟女王宫
同样的答案,我曾在很多地方听到。
比如哪几件稀有的青花釉里红,黄地满花粉彩,在看不见,便要不远万里来巴黎瞻仰了;哪些雕梁画栋的印度神庙,只截取最精美的一段,随着殖民主义的大船也运到了巴黎;喜马拉雅雪山里供奉的堆绣唐卡,东南亚海岛上朝拜了几个世纪的神像,日本的浮世绘,敦煌的飞天……也都藏在巴黎城郊一隅。
▲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
它的名字掷地有声,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(Musée Guimet),珍藏着整个亚洲最杰出文明艺术。但是在巴黎浩如烟海的艺术馆中,它却显得有些寒酸,来访的游客更是屈指可数。今天,我就来带大家走进这座对于人来说,比卢浮宫更值得参观的博物馆。
↓ ↓ ↓
巴黎·吉美博物馆
吉美博物馆由里昂工业家爱米尔·吉美(Emile Guimet)于1889年正式建立。它在街角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,没有宏伟的门廊、巨幅的宣传海报,甚至还不如一家酒店的正门宽敞。
吴哥遗珍在吉美
从正门进入,借着馆里昏暗的光线,我看到了来自吴哥窟的七头蛇神像,眼泪几乎夺眶而出。
▲博物馆入口处摆放的吴哥七头蛇神像
那是柬埔寨国家博物馆都没有的珍宝啊!6米多高,数十米长,天神拉着蛇尾,双腿微蹲,充满力量感。被法国殖民者粗暴的截取最精华最巨大的一段,草草运回国,因为体积太大无处安放,居然就就这么随便放在楼梯的拐角。
▲博物馆内展示的吴哥窟微缩沙盘
▲馆内的吴哥时代艺术珍品。
▲这一排排的佛头,和人们在柬埔寨吴哥窟见到的残肢断臂拼凑起来,才是完整的历史。
▲与卢浮宫、奥赛等知名博物馆相比,这里人气不高,亚洲游客也是少之又少。
文物在吉美
感到痛心的不止是柬埔寨人,还有我们人。
19世纪以来,欧洲人用各种手段从亚洲把最精美的艺术品运回来。100多年后的今天,我们在这里看到了那些国内没有的超过3000件的艺术珍品。然而,若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吉美博物馆,“白玉为堂金作马”是不够贴切的,“珍珠如土金作铁”才恰如其分。
因为那些世界顶级的珍品,件件拿出来都是镇馆之宝级的文物,在博物馆里居然被“随意”地摆放着,丝毫不被重视。
不少的官窑精品,连正经的展厅都进不去,只能在楼梯与展厅之间的走廊里待着。两万余件艺术品,有多少是学者苦苦申请才能“借”来研究几日的孤品。
▲吉美博物馆中部分来自的文物。
在绘画中,出自敦煌盛唐时期的《阿弥陀西方净土变图》、《普贤菩萨骑象》和《行脚僧像》代表了盛唐艺术影响界的杰作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馆所展的文物中,有四分之一是观音像,其中《水月观音》(敦煌·五代)尤为特殊。它纸本加彩墨,为九世纪末至十世纪初作品,集合了不同文化因素,深受中亚艺术影响。
▲吉美博物馆中部分来自的文物。
望着熟悉的中文,三两字介绍,成化年间、莫高窟、唐三彩……我多希望用满满的汉字去填补起介绍的空白,告诉参观者这佛像背后中华文明的荣辱兴衰。
地下一层的玉器展,包含了很多元素,屏风隔断,寒窗漏影,与谦谦君子般的玉雕交相呼应。玉镯,玉洗,玉玦,玉佩……淡绿色,乳白色,寥寥数刀还原玉石本身的质地。
▲附:喜马拉雅展区,藏传唐卡,件件都是精品。
欧洲艺术在吉美
隔壁卡地亚展区所呈的欧洲玉器,显然是另一种风格。
▲吉美展示的卡地亚玉石钟表
他们将玉石融入自己解读的远东文明,将玉石与埃及金字塔、插屏结合,配以青金石,红珊瑚,赋予玉王权、财富的世俗含义。说实话,挺漂亮的,值得一看。
参观后,想说的话
要不是因为柬埔寨那个悲伤的眼神,或许我也不会在紧张的行程里挤时间来到吉美,因为巴黎可参观的地方太多了。本来以为看过吉美博物馆,补上之前未看过的精品,就不留遗憾,却没想到这场文化的盛宴更让人心情沉重。
何日亚洲文明能够得到世人重视,谈及艺术不再言必达芬奇罗丹,而是青绿山水,诗词歌赋,斗拱飞檐,想必是比那些珍宝回归故土更值得骄傲的事吧!
吉美博物馆参观贴士
地址:6 Place Ièna, Paris 16(十六区)
电话:+33-1-56525300
交通:地铁6号线 Boissiere 站、9号线Ièna站下车,22、30、32、63、82号巴士可达
开放时间:9:45-18:00,周二闭馆,每月第一个周日免费开放
门票:成人8欧元
网址:www.museeguimet.fr(有包括中文在内的4种语言版本)
本文系悠游天下原创
未经允许,谢绝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