柬埔寨 吴哥之旅必备的那些艺术细菌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-05-10 14:56:27

点击上方“nexttrip”可以订阅哦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

如果柬埔寨和吴哥对你来说,还停留在隔壁老王家的游记里,那么,快来看看去吴哥的这4个理由吧!
1、 Trip-advisor网2015年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排名,暹粒位居第二(必须是因为吴哥),世界最佳地标排名,吴哥窟斩获第一(来自各国旅游发烧友的投票);
2、 吴哥窟与我国长城,埃及金字塔,印度尼西亚压婆罗浮屠,并成为“东方四大奇迹”, 而整个吴哥古迹也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;
3、 旅游的费用灰常便宜!无论你月入三千、五千还是一万,在吴哥,你都可以像土豪般一掷千金;
4、 吴哥的壁画、雕像堪称绝美,即便距今已近千年,吴哥窟第一回廊里展现的史诗与神话,巴戎寺围墙上刻画的宫廷盛事与市井生活,女王宫门楣间活灵活现的动物与神明,都仍然令人叹为观止……

暮色中的吴哥窟
吴哥窟第三回廊
女王宫精致的门楣
庆功宴场面,图右下角的人在烤香蕉(巴戎寺)
水上战争场面(巴戎寺)
工匠修建神殿场面(巴戎寺)
陆上战争场面(吴哥窟第一回廊)
崩密列断壁残垣中的精美浮雕
来这里走一遭,你可以带回很多谈资,用最低的成本装出最高的逼格!

然而,残酷的事实是,你能轻松搜到成百上千篇吴哥游记,但看完之后发现对吴哥文明还是知之甚少。你的内心或许是这样的

也可能是这样的……

这时,
有业界良心的小编
带着艺术细菌们出现了!
马上来看看如何让吴哥之旅
比隔壁老王的更有Bigger吧!

雕塑壁画篇
在吴哥古迹的回廊漫步,你会发现,总有那么一些形象在眼前闪回。他们是谁?

1、 那些不得不知的印度教之神:
印度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高棉王国的国教,吴哥古迹中的供奉印度教神灵的庙宇/宫殿也占了大头。其中,最常见的是保护之神毗湿奴和毁灭之神湿婆。
毗湿奴Vishnu
性格温和,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。毗湿奴神有四只手臂,分别持有法螺、神盘、神杵和莲花,坐骑为金翅鸟伽鲁达。他的妻子是众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出现的,名叫吉祥天女拉克希米(Lakshmi)。吴哥窟西塔门南侧可见一尊4米高的毗湿奴神像,他的形象,在吴哥窟等的壁画上也到处可见。
毗湿奴神画像
(本图来源:《走遍全球:柬埔寨和吴哥寺》)
毗湿奴和坐骑伽鲁达
(本图来源:百度图片)
湿婆Shiva
吴哥古迹中,对湿婆神的崇拜更为常见。湿婆兼具创造与毁灭双重性格,由于他在欢乐与悲哀时都喜欢跳舞,更是会通过跳舞来毁灭一个旧世界,故雕塑和壁画中常以舞蹈中的形象出现。除此之外,林伽(的象征)是湿婆的创造力最基本象征,它常常与尤尼(象征,代表湿婆神的妻子乌玛)同时出现,成为高棉人崇拜湿婆的常见方式。公牛南迪是他的坐骑。

湿婆神画像
(本图来源:《走遍全球:柬埔寨和吴哥寺》)
女王宫中湿婆与妻子、公牛南迪的雕像
中间立着的代表林迦,底下四方形的代表尤尼
(好吧,印度教对湿婆的崇拜就是这么直接)

仙女Apsara
印度教神话“搅拌乳海”中,众神与阿修罗达成协议,以曼陀罗山为搅拌棒,大蛇为绞绳,双方以拔河之势不停地搅动如海,以获得海底长寿的灵药。在搅拌过程中,迸出的浪花变成了非常美丽的 Apsara女神。吴哥有上千个Apsara雕像,以吴哥窟和女王宫的最美,她们的发饰、纱裙、绸带、体态各不相同,常常在拐角处给你惊喜。
吴哥窟中的Apsara

2、 那些随处可见的动物们:
这些动物造型,或是神灵的坐骑,或是神话中的其他存在,都为吴哥增添异彩。
印度神话中居住在地下的蛇神,被人们作为掌管生死的神灵来崇拜。一般被描绘为上半身人形。在吴哥,Naga常以类似多头眼镜蛇的形象出现,常见的为五头或七头,九头为宫殿独有。在很多神殿的入口都可见Naga的雕像。
蛇神Naga
吴哥窟西侧引道尽头的Naga
毗湿奴神的坐骑,印度神话中鹰头人身的金翅鸟,与Naga是天敌,两者打斗的场面经常可以在浮雕中看到。
神鸟Garuda
战斗中的garuda(吴哥窟第一回廊)
踩着Naga的Garuda(圣剑寺外墙)
印度史诗《罗摩衍那》的神猴,为了解救罗摩王子之妻悉多,与罗刹的十头恶魔罗波那大战的故事,被刻画在吴哥窟的第一回廊上。哈努曼法力无边,孙悟空是否与之有渊源,至今犹存争议。
哈努曼
Hanuman
罗摩衍那神话(吴哥窟第一回廊)
在印度神话中是个食欲旺盛的存在,在女王宫的门楣浮雕中频繁出现,且通常只有面孔部分,与狮子有几分相似。
卡拉

辨识景点篇
目前成熟的游玩线路将吴哥古迹分为小圈、大圈、外圈三部分,每圈用时至少一天。但这三个圈中的景点风格各异,全部记住并不现实,小编教大家一个简易的归类方法——按照古迹的宗教文化
背景信息
让我们来认识两位NB的吴哥皇帝——苏利耶跋摩二世和阇耶跋摩七世。苏二世是印度教毗湿奴派的信徒,在位期间建成了印度教寺庙的巅峰之作——吴哥窟(Angor Wat)。而阇耶跋摩七世则是大乘的信徒,这位吴哥之王将高棉国教改为了,虽然在高棉国教史上所占的时间非常短暂,但阇耶跋摩七世却在吴哥为建筑开辟了半壁江山。

是的,吴哥古迹群的建筑风格主要分为两种:与印度教。以下是吴哥景区地图,下加红线的为神殿,蓝线的为印度教神殿。)

(原始地图来自百度图片)
吴哥的建筑几乎都兴建于阇耶跋摩七世时期。其显著特征为:非常醒目的四面佛造型,佛像脸上带着以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为蓝本的“高棉的微笑”,这种淡泊安详的笑容,以巴戎寺最为典型。


巴戎寺的四面佛
圣剑寺的四面佛

主要分为毗湿奴派和湿婆派,这两种派系的神殿中,几乎都会融入对方的元素。前者以吴哥窟为代表作,可以看见毗湿奴的神像;后者包括女王宫、崩密列、茶胶寺、东梅奔、豆蔻寺、高布斯滨等,以湿婆的象征林迦为显著特征。

印度教风格
女王宫引道
高布斯滨

出行锦囊篇
本篇扫盲攻略已足够让大家跑赢老王两条街,为了满足有更高艺术追求的小主,小编还为大家准备了两个锦囊:
——出行前:蒋勋的“吴哥之美”系列教程,分为建国、领悟、鼎盛、幻灭四个部分,其同名图书后附我国元朝使臣周达观的《真腊风土记》。藉此可对吴哥文明有更加全面的认知。

——出行中:《走遍全球:柬埔寨和吴哥寺》电子书。这本书上有非常翔实的吴哥古迹介绍,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各个景点的看点。小编每到一个景点都会打开这本书,对着图片找寻真迹所在。(如此高bigger的吴哥攻略还不赶紧分享到朋友圈,截图并回复公众号,即刻获得此锦囊!
各位小主:
吴哥的格调之旅,你们准备好了吗?

欢迎关注
我们爱旅行
我们更爱分享
下一站去哪 | 从这里开始
长按下方二维码,关注我们吧
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